18911215753
技术文章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颗粒物分析仪进行校准的重要性

颗粒物分析仪进行校准的重要性

更新时间:2025-11-25

浏览次数:19

  颗粒物分析仪的激光散射法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原理,仪器发射出特定波长的激光束,当颗粒物进入该光束区域时,会使光发生散射。不同尺寸、形状的颗粒对光的散射模式有所不同,通过检测器收集并分析这些散射光信号,就能依据相关的光学理论计算出颗粒物的粒径分布、浓度等参数。比如微量湿法粒度分析仪便是基于此原理测定颗粒在液体中的粒径分布,入射光束因被液体中的粒子阻挡而减弱,粒子通过光束时引起光电二极管接收电压信号变化,且脉冲信号多少与粒子数量相关。
 
  光闪烁法:以动态检测原理(DDP)为基础的部分设备采用该技术,如用于实时监测烟气中颗粒物浓度的仪器。其利用发射探头与接收探头之间的光脉冲信号变化,检测粉尘通过光路时引起的低频调制来确定颗粒物浓度。
 
  分光比浊法:这类便携式、主动式采样型个体大气颗粒物检测仪采用此方法,通过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来判断大气中颗粒物的浓度。
 
  电学或声学方法:电学颗粒计数分析仪利用颗粒在电场中的运动状态判断其数量和大小;声学颗粒计数分析仪则依靠声波的传播速度和频率对颗粒进行分析。
颗粒物分析仪
 
  颗粒物分析仪的测定步骤:
 
  1.样品准备
 
  -取样:根据检测标准规定的样品量要求,准确取样。需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避免样品偏差,可遵循 “随机多点” 原则进行取样。
 
  -分散处理:依据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分散方法(如轻微搅拌、添加分散剂等),确保颗粒均匀分散且不相互遮挡。对于易沉降或易挥发的样品,需在检测前进行快速处理,防止因样品状态变化影响检测结果。
 
  2.仪器校准
 
  -在进行检测之前,需要对颗粒物分析仪进行校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校准方法一般依赖于标准粒子或已知粒径的样品。部分设备支持自动校准功能,但仍需定期手动验证,保证数据可靠性。例如光散射式颗粒物监测仪使用标准气体进行校准;而颗粒度测定仪通常采用标准粒子悬浮液进行标定,以验证仪器对特定粒径的识别能力。
 
  3.加载样品
 
  -将处理好的样品按要求加载到检测仪中。不同类型的仪器,样品加载方式有所不同。比如激光粒度仪中样品通常被溶解在液体中,通过泵送进入仪器的光路中;其他类型的仪器也有各自相应的加载方式。
 
  4.选择测量模式与参数设置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如干法测量、湿法测量)以及仪器相关参数。以激光粒度仪为例,需设置测量范围、散射角度、激光功率等参数。
 
  5.进行测量
 
  -启动仪器,开始颗粒度分析。仪器会根据设置的参数自动进行测量,并实时记录散射信号、颗粒分布等数据。
 
  6.数据分析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颗粒物浓度、粒径分布等相关结果。如光散射式颗粒物监测仪在采样完成后,会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到颗粒物浓度结果。

上一篇

没有了

分享到